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打造当地离不开”的“双高”样板

作者: 时间:2022-04-20 点击数: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简祖平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能力培养为核心, 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为办学理念,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课堂移村口、师生到田头、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办学特色。

一、“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四类人才”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石

1.教产结合,培养乡村治理人才。2013 年开始,与苏州太仓市、扬州市、盐城市、徐州市等地方政府合作,采取“分类培养、按需施教、农学结合、科教融合”方式,培养村基层组织负责人;2017 年,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唯一“定制村官”培育学校,获农业部副部长批示在全国推广;2021 “定制村干”培育工程写进江苏省委一号文件。

2.教创结合,培养农业双创人才。学校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嵌入专业课教学体系,以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省级高校协同创新平台、校外共享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依托,以研促创、以产促创、以教促创,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创新形成“课程嵌入、三轮驱动、四维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项目训练、大赛模拟、创业实战、创业孵化四维度建立实践体系。

3.教赛结合,培养农业工匠人才。实施“100%合格人才、 20%-30%优秀人才、5%-10%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院赛、省赛、国赛、世赛”四级大赛体系。共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奖 27 项、省级技能大赛奖 79 项;获评全国技术能手 5 人、江苏技术能手13 人, 江苏工匠 3 人,省级以上技能大赛金牌教练等 167 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3 个,进入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 13 人。

4.教研结合,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以茶产业、地方猪种、生态园林等六个协同创新中心和研发中心为依托,通过教师科研、 师生科研、学生创新训练等项目组建科研团队,融入传统农业+ 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新业态、新标准,培养学生应用和技 术研发能力。2021 年学校获得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四轮联动”引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1.瞄准地方农业产业前沿,搭建“产学研推”平台。围绕江苏特色农业产业和镇江特色农业产业,提出两园提升、五区共建 两个重点建设项目,打造原创研发、集成创新、示范推广等三类 24 个产学研推平台。

2.聚焦现代农业卡脖子难题,组建“亚夫”科技团队。包括 草莓栽培、茶叶生产、优质草坪等 13 个研发团队和风景园林、农学园艺、畜牧兽医 8 个服务团队。

3.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构建“四轮联动”模式。科技引领农业产业升级,育成植物新品种 37 个,研创农业新技术 140 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75 件,制订省级以上标准 21 项, 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46 项,连续三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 50 强。

三、“在服务中培养,在培养中服务”“产教融合”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

1.向服务要研究课题。以草坪草为例,“黄土搬家”到“稻 壳搬家”“河沙搬家” “移动式气雾生态草坪毯”,把草坪草传统生产,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物联网技术,形成第四代培育新技术。目前,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66 项,经费到账 6800 多万元。

2.向服务要教学资源。以学校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江苏园施工项目为例,教师团队将其作为声、光、电、水等融合技术在园林工程项目中的广泛使用的典型案例,应用于教学,上传到园林技术国家专业资源库、园林工程施工国家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免费向全国职业院校园林类专业学生开放使用。目前,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4 个、在线开放课程 4 门、程思政示范课程 2 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1 门。

3.向服务要教学质量。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2019 年以来,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6 项、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 业大赛金奖 4 项、全国技术能手 5 人、江苏省技术能手 13 人。

 

 

 

 

 

 

 

版权所有:黑龙江职业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号 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