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级关于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关精神,加强我校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共享,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学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开展校级在线课程的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定范围
1.在2025年度前立项课程(在2025年8月1日前完成一期完整线上教学过程)可以参加本次认定工作。
2.符合条件的未认定过等级的立项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在线精品课程认定或在线精品培育课程认定。
3.已评为校级在线精品培育课程(原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培育课程)且符合条件的课程,可以提供最新一轮的教学数据材料佐证参加校级在线精品课程认定(总学时不低于32学时,至少在课程平台上完成两(学)期的在线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4.原校级在线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不需要二次认定。
二、课程要求
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教学标准。课程目标定位准确,内容完整,结构合理,逻辑清晰,资源丰富,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及时反映新知识,体现学科知识与行业(或职业)应用场景的融合;专业(技能)课程紧密对接岗位实际,反映相关领域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体现专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与行业企业等合作开展课程建设与实施。
体现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成果,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在线教学、测试、作业、考试、答疑、讨论等)。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完备,教学全过程管理严格有序,教学支持保障条件良好,未发生过较大及以上教学事故。学习过程数据完整,学生受益面广、参与度高、获得感强。
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原创度高、质量精良、符合大众审美,教学案例使用得当,语言文字、图片、地图等使用符合相关规定,无知识产权、肖像权争议。
体现AI人工智能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部署智能助教系统,实现课程答疑、作业批改、学情分析等教学环节的自动化处理。
三、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
1.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是我校课程建设及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请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好课程的审查推荐工作。
2.校级在线课程的认定结果将作为学校各种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
3.校级在线精品课程(MOOC)将有资格推荐参加省级在线精品课程评选。
4.本年度为2023年立项课程的终审年份,无法参与验收的课程可以申请为期一年的延期认定(填写附件4 课程建设变更表);未通过认定的自动延期一年。如果延期一年后仍无法完成验收,该门课程的立项资格将被取消,并在之后的两年内负责人将不能再进行课程建设立项。
5.2020~2022年立项的课程,如至今未通过验收或参与验收的,所在部门也未提出合理说明的,将被取消该门课程的立项资格,并依据立项时间,五年内该课程负责人将不能再进行课程建设立项。
6.课程负责人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四、课程申报
(一)申报办法
1.请符合认定范围和认定要求的课程负责人向课程开设部门提交认定申报材料,所在部门核对无误后,汇总提交学校。
2.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确定校级在线精品课程(MOOC)和在线精品培育课程及推荐参加省级精品在线课程评选的备选课程。
(二)申报材料
各部门将申报课程的相关材料收集汇总打包后,于8月29日下班前将电子版发送给教务处张乐老师,附件1、附件2(附件4根据实际情况)纸质版送至一校区主楼1101室。本次认定以教学部门为单位,个人提交及逾期均不予受理。
联系人:张乐 联系电话:15846620455
附件:
1.2025年度校级在线课程认定汇总表
2.课程信息表(2025)
3.在线课程评审佐证材料(2025年)
4.课程建设变更表
5.校级在线精品课程观测指标
教务处
202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