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开设情况:
《熔焊过程及缺欠控制》课程是智能焊接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共68学时,在大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该课程旨在引领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焊接接头的组成,分析熔焊时温度分布、化学物理变化、组织性能变化规律,熟知常用焊接材料的牌号、型号及选用原则,具备分析影响焊接接头性能的因素、准确判断焊接缺陷并制定合理防止措施的能力,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与有力支撑。课程采用线下“理论+实操”理实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结合线上资源,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分数在多个学期均获得了A 级。
二、课程教学改革情况:
《熔焊过程及缺欠控制》课程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紧密对接焊接行业的发展需求,结合新材料应用、自动化焊接技术等最新动态,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推进课程改革与优化,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顶层设计和教学实施。在教学内容上,课程紧密结合企业对焊接人才的实际需求,全面梳理与重构课程体系,引入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需求,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完成学习目标。在教学评量中,实施多元化的评量方式,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全方位的进行评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课程自开设以来,先后进行了工学结合课程改革、OBE课程改革、BOPPPS教学模式改革,2020年融入“课程思政”进行课程建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了“思政引领、知识传授、技能传承”的课程内容体系。遵循学校“自强有为、兴业报国”的“龙职”精神,结合专业特色,基于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怀、职业素养、安全责任意识、重视质量的使命感、为制造强国贡献力量的民族自豪感。2024年1月课程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三、近年来课程团队成员获得奖励:
课程负责人岳燕星获得奖励主要有:
1.2015年—2022年指导学生荣获黑龙江省职业院校焊接技能大
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
2.2024年指导学生获第七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三等
奖;
3.2018年获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4.2021年指导学生获黑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
赛铜奖;
5.2020年主持的《焊接结构生产》获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
6.2020年荣获黑龙江职业学院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7.2016年指导学生作品获黑龙江省高职院校首届学生技能作品
交流赛一等奖;
8.2017年荣获黑龙江职业学院最受欢迎教师荣誉称号;
9.2015年荣获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
10.2017年荣获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
团队成员获得奖励主要有:
1.2024年潘胤卓老师指导学生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三等奖;
2.2024年潘胤卓老师指导学生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3.2024年潘胤卓老师指导学生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三等奖;
4.2023年潘胤卓老师指导学生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5.2023年潘胤卓老师指导学生获第十八届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创新创效竞赛全国决赛三等奖;
6.2022年潘胤卓老师指导学生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
7.2022年,潘胤卓老师指导学生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8.2021年潘胤卓老师指导学生获第十七届工银融e联“桃线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9.2021年范珈源老师指导学生获黑龙江省职业院校焊接技能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