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造特色“三金”工程 打造“三教”改革样板

作者: 时间:2022-08-15 点击数: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8月25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网络系统管理”赛项落幕,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无锡职院”)再获一等奖。学校2022年参赛的5支队伍不负众望,最终揽获4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首次参赛的“云计算”赛项获得一等奖冠军。

学校校长周桂瑾介绍,学校多年来深耕智能制造行业,坚持完善“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A档校以来,更以打造智能制造人才“蓄水池”和“大国工匠”摇篮为目标,系统推进智造特色“三金”工程,大力促进“三教”改革,服务学生多元成长成才。

全面实施学生主体成果导向的“金课堂”。近年来学校与江南大学教育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实施基于“深度理解”的教法改革实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人工智能+”新型教学模式,并以校、省、国家三级教学能力大赛为载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双元教育场域,实施“课堂即工厂”“课堂即赛场”“课堂即工坊”“课堂即项目”,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021年,学校教学能力竞赛参赛队伍达31支,参赛教师110余人,对于各级教学能力竞赛获奖教师,学校也鼓励开展8次“金课堂”示范教学活动。

通过基于“深度理解”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三年来,学校教师参加省级以上教学及微课大赛获奖16项,学生在线课程网上注册使用人数达194340人次,在2021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行业性学科和技能大赛中获奖53项,其中特等奖及一等奖15项。

系统开发智能制造特色“金资源”。2022年暑假,无锡职院教务处和信息化中心的教师比平时更加忙碌,学校启动了新一批“金课堂智慧教室建设项目”,将在产教融合大楼二期建设28间智慧教室。作为全国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以全师生覆盖、全业务上网、全数据交互、全系统安全、全方位决策支持的“五全”智慧校园为支撑,实施全课程信息化,实现资源整合融通。

一方面,强化政行企校深度合作,建立资源随动产业更新机制,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等新技术、新进展精准发力,建设“技术案例库”,转化为“教学项目库”,更新两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年均开发智能制造特色资源9500件。另一方面,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建高水平课程中心、教材研究基地,完善开放共享的课程标准,累计迭代优化模块化课程5130门;建立校、省、国家三级教材建设体系,系统推进“四新”进教材,开发一批新形态一体化、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与此同时,学校还发挥智能工程中心2.0项目引领作用,聚焦“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控、工业互联网”四大关键技术方向,开发系列虚拟仿真资源,破解实训课程“三高三难”问题。

这种“研教结合”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有力支撑了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建设。以“三库驱动”资源开发为重要支撑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快响应·多通道’模式研究与实践”获2021年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对接校本实习实训的难点痛点,构建了“一大四小”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架构并启动建设,获批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4部教材入选工信部门“十四五”规划教材,6部教材入选江苏省重点教材,其中姜敏凤教授等主编的教材《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第四版)》获得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特等奖。

全力打造“金种子”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021年5月,国家教育部门公布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无锡职院“数控编程及零件加工”团队入选,授课教师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近年来,无锡职院着力完善共引共享共管机制,落实教学创新团队高端化,打造“双师四能型”教师团队,引导支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加入“金种子”教学创新团队,探索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2021年新增产业教授5人,并抓好带头人素能提升,2021年组织40余名专业带头人赴华东师范大学培训,围绕先进教学设计思想、教学方法论、项目课程开发等开展研修。尤为重要的是强调价值引领,引导教学团队结合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系统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

学校按照“四有”和“六要”的要求,建成了一批技术开发能力强、资源转化能力强、教法改革能力强、课程思政实施能力强的国家、省、校级教师教学团队(国家级别3个、省级4个、校级6个)。2021年,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入选第二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团队入选江苏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版权所有:黑龙江职业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号 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