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邮箱|加入收藏
思政资源库

思政资源库

课堂教学设计的六种常见模式——BOPPPS教学模式

资料来源:师培联盟公众号    时间:2025-03-22 08:14:03   浏览次数:

分享六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教育中的应用:5E教学法、ADDIE教学模型、对分课堂、BOPPPS教学模型、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CDIO教育模式。


Part.3

BOPPPS教学模型

BOPPPS教学模型的理论依据是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BOPPPS教学模式是加拿大广泛推行的教师技能培训体系ISW的理论基础,该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模块化分解,在教师培训过程中采用微型教学方式进行演练,让教师通过小规模短时间的高强度演练来重新审视并改进教学过程,从而确保既定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BOPPPS模式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构建了完整的教学过程和理论框架,为新教师培训提供了一套专门的教学模式训练体系,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有效保障,目前已经成为加拿大高等教育教师培训和课堂教学的标准模式。

01

BOPPPS教学模型及其内涵

BOPPPS模式根据人的注意力大约只能持续维持15 min的自然规律,将课堂教学内容切割为15 min左右的多个教学小单元,不仅每个教学小单元内具有“起承转合”的功能,还要求所有小单元组合而成的课堂亦遵循“起承转合”的脉络。具体来说,BOPPPS模式将课堂教学环节依次切分为六个阶段并分别用六个英文缩写字母来表示:

1. B( Bridge-in)

即正式进入课程教学之前的引言环节。作为一节课开头,设置引言环节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关注即将开展的核心教学内容。在该阶段教师需要重点解释此次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讲述与核心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故事、时事或不寻常的事实来提供一个吸引人的引言,或者讲述上次课堂教学内容与此次内容的连贯性,将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并提出与教学主题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核心内容教学环节。

2. O( Objective)

即建立该课堂的学习目标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教师言简意赅的阐明学习目的、传达教学目标,特别是课程的重点知识和学习价值,通过明确告知学生通过这节课能够懂得什么或者即将学会做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确掌握学习的方向。课程目标的实现不仅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时优先考虑的重点,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针对对象是谁( Who) 、将学到什么( Will do what) 、在什么情况下( Under what condition) 及学得如何( How well)等核心环节进行明确的表述。显然,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结合学生特点更好的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并改进教学方法。

3.P( Pre-assessment)

即在建立学习目标之后对学生开展的先测或摸底。摸底可以通过问卷、考试、作业、提问甚至讨论等各种方式来开展,其目的在于准确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对课堂待讲授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并根据课程目标的需要和学生的状况及时调整讲课思路。对于教师来说,通过摸底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协助调整讲课内容的深度与进度;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摸底有助于向教师准确传达其基础能力和学习愿望,促进教师授课方式的及时改进,从而通过师生双方的密切配合奠定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基础。

4. P( Participatory Learning)

即师生参与式学习,该环节主要通过师生互动来实现课程核心内容的交互式学习。参与式学习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要求教师能够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资源,善于采用各种合理的教学策略来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鼓励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从而帮助学生达到既定学习目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该环节中,无论是采用学生分组讨论问题,还是在讲课中停顿一下让学生进行思考,甚至是设计模拟情境让课堂成员开展互动交流,其目的都在于增强参与式学习的课堂氛围,达到师生交互式学习的真正效果。

5. P( Post-assessment)

即在此次课堂快要结束之际及时对学生开展的检验或评估。通过有针对性的测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本次课的学习效果是否达成上课时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了针对不同的课程性质和每节课教学内容的差异,对知识理解型的课程可采用选择题或简答题进行测评,对应用分析型的课程可以通过特定情境的独立分析进行考核,对技能传授的课程则可简单地采用现场展示,而对态度价值型的课程则需要结合短文撰写等方式来有效开展,该测评本身并不是课堂学习的目的,关键在于促进教学过程的设计、改进与完善,因此对于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至关重要。

6.S( Summary)

即对本次课堂进行总结。通过用简练的总结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或技能要点,整理并回顾授课内容以进一步巩固学习目标。课堂总结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整合学习要点、布置课后作业、预告下次课的教学内容并对下一次课堂教学所需要准备的工作提出要求,因此课堂总结既是对本次讲课内容的小结也是下次课内容的引言。课堂总结环节的时间不宜太长,同时也可以针对本次课讲课目标的达成度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下次课的教学过程提出新的期望和要求。

以上六大基本要素的英文首字母“B”、“O”、“P”、“P”、“P”、“S”连在一起即组成了“BOPPPS”教学模式的英文缩写,通过上述六个模块的连贯构成一个有效的完整课堂过程。该模式重点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将教学过程分解为六个前后衔接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是在为目标的如何达成而服务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特点,强调师生参与式互动学习的核心环节,因此对于不同学科来说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02

BOPPPS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解析

BOPPPS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针对每次课堂教学专门开展教学目标的设计,即谁在什么情况下将学到什么知识、达到什么标准;并通过引言环节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摸底环节重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帮助教师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教学进度;在讲课环节重点考虑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课内采用测试或提问方式来掌握学生是否达成教学目标;进一步通过课堂内容的总结,帮助学生复习讲课内容、重新整理思路并预告下堂课的讲课内容。

1.面向教学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设计

BOPPPS教学模式优先强调课堂教学目标的核心地位,而引言、摸底、参与式互动教学、检验评估和总结等其它五个环节都紧密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在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中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步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因此要求教师每次备课的教案都必须有针对性的包含BOPPPS教学模式中的六大要素,即必须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

2.教学手段的形式多样与不拘一格

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只是根据既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过程的一种方式,BOPPPS教学模式不要求也不强调必须教师必须采用什么教学手段,从而更好的发挥每个任课教师的特点。

3.师生互动是BOPPPS教学模式的核心

师生互动的参与式学习是整个BOPPPS教学模式的精髓所在,ISW在培训环节让教师边学边做,教师既是课堂学员也是课堂的指导者,通过在培训过程中不停的变换身份让教师切身感受到建立一个积极宽松的学习环境是成功开展互动式教学的重要基础。



版权所有:黑龙江职业学院 ——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号